改善生活质量是精神病人康复的基本保证,饮食调理是主要的一环。研究表明,精神病人功能的缺陷使患者更容易发生代谢失衡,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。
酸性肉类和动物蛋白各含有丰富的酪氨酸和蛋氨酸。肉类吃得过多,酪氨酸在维生素C(青菜)的作用下形成过量代谢物质儿茶酚胺,精神病人则精力充沛、兴奋、暴躁,甚至是躁狂样情绪与行为。反之,肉类吃得少或不吃,儿茶酚胺不足则表现忧郁乏力、平淡、动力不足。蛋氨酸的过量和不足与酪氨酸多寡表现相似。
水果产生的五羟色胺还起着催眠和减轻焦虑的作用。碱性素食(青菜)可生成适量五羟色胺,利于性情平和温顺。精神病学家在研究中发现,80%的慢性精神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1-2种以上维生素严重不足,这是因长期拒食、缺食产生的结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互补可提高营养效果,从而减轻精神病慢性化程度。躁狂症和精神分裂躁狂症者不能长期偏食肉类,同时注意补充水分;忧郁症、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伴忧郁者须多吃水果(女性效果尤佳);饮食要根据身体条件,因拒食而致重度衰弱者应给予高蛋白(蛋、牛奶)、高碳水化合物;伴高血压者,宜给予低脂饮食;合并肝炎、胃肠功能不佳者,要注意食物的细腻和质量,适量、有计划补充。总之,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,要注意营养素的搭配,在特殊情况下要重视营养素的补充和更迭。